- · 低温物理学报版面费是多[01/26]
- · 《低温物理学报》投稿方[01/26]
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科学实验(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或许有人要问,那么理论物理学家,并不自己动手做实验啊,为什么还是能拿到诺贝尔奖呢? 原因有两点: 1、理论物理学家用数学作为工具推演自己的观
或许有人要问,那么理论物理学家,并不自己动手做实验啊,为什么还是能拿到诺贝尔奖呢?
原因有两点:
1、理论物理学家用数学作为工具推演自己的观念,首先在数学上自洽
2、最终一个重大的理论物理学上概念要被承认还是要通过实验。
图示:广义相对论被多次实验反复证实。
比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因为得到天文学家爱丁顿所做的日全食实验的检验,才被其它物理学家认可的,也让爱因斯坦获得了非同寻常的名气,因为广义相对论揭示的世界实在有别于传统认知。
图示:原子是一颗微粒,还是一根在极其狭小的高维空间中振动的弦,是当前物理学最有趣的问题
现在,在大众中流传的多重宇宙、平行时空等概念,它们都仅仅是一种假说,尚未得到实验认可。但它们足够有趣,足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因此也得到了流传,但是在科学界内部,大家都很清楚它们还仅仅是一个假说,尚未得到证实。而在量子物理学中最著名的弦论,虽然在数学上已经完成了许多论证工作,但是由于还没有得到实验的背书(认可),因此许多物理学家并不认为弦论揭示了宇宙的现实,它还只是一套数学理论,还不是物理现实。
大众卷入科学之争,没有好结果。科学史上也出过一些大众深度卷入的所谓科学大发现,但没有一项最终成真,在国外最著名的事件是——冷核聚变,而在国内最著名的事件则是水变油。但这两项轰动性的大事件,最终都以伪科学骗局告终。但这两件事好歹还是用实验的模样出现的,而不是纯粹的嘴炮。
图示:冷核聚变骗局。
1989年3月,两位物理学家马丁·弗莱许曼(Martin Fleischmann)与史坦利·庞斯(Stanley Pons)突然召开记者会,宣称实现了低温核聚变的历史突破,一时之间沸腾。然而,科学界同行指出,这两位的所谓冷核聚变实验无法重复,实为哗众取宠的骗局。
所以,吃瓜群众还是继续吃瓜比较好。科学上的争议,让科学家自己去解决,别瞎参合,最终成了被别人利用的炮灰。
当然曲昭伟教授这事儿甚至连争议都算不上,他就是自我炒作而已。
人提取出青蒿素就变西药了?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颈叶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和山莨菪碱、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奎宁、利血平、洋地黄、长春西汀、长春新硷、鬼臼毒素、喜树硷、紫杉醇等一样,是通过化学的方法从植物中提取合成的化学药品。
全世界约有126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天然药制剂的研究机构,研究项目达800多种。这就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多数人会认为凡是在中药及植物中提取的药都是的专利。其实大部分天然提取的化学药品都来自国外。
在国外因为不存在中西医的成果之争,所以一些天然提取的药品都属化学药品。而对青蒿素的争论不休。西医认为青蒿素是化学提取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是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划分为化学药品。而中医认为屠呦呦是中医科学院中医研究所研究员,青蒿素是她和她的团队用中医的理论从黄花蒿中提取的化合物,应属中药。中药也好,西药也罢都是我国的科研成果。我想这种争论是没有必要的。
零度公式?
绝对零度是通过复杂的测算得来的,并且也并非“绝对地”零度。
1、逼近技术温度纪录:
和外太空宇宙背景辐射的 3K 温度做比较,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温度170*10^(-9)K 远小于 3K,可知在实验上要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非常困难的。要制造出如此极低的温度环境,主要的技术是镭射(激光)冷却和蒸发冷却。
由德国、美国、奥地利等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内创造了仅仅比绝对零度高0.5纳开尔文的温度纪录,而此前的纪录是比绝对零度高3纳开。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1纳开以内的极端低温。
这个科研小组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是在利用磁阱技术实现铯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的实验过程中创造这一纪录的。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大卫·普里查德介绍说,将气体冷却到极端接近绝对零度的条件对于精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此次实验成果有助于制造更为精确的原子钟和更为精确地测定重力等。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物质的一种奇特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大量原子的行为像单个粒子一样。这里的“凝聚”与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要实现物质的该状态一方面需要达到极低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要求原子体系处于气态。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曾因发明了激光冷却和磁阱技术制冷法而与另两位科学家分享了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文章来源:《低温物理学报》 网址: http://www.dwwlxbzz.cn/zonghexinwen/2022/120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