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物理参考文献的写法(低温物理参考文献的(2)

来源:低温物理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12日 11:45:3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5)烘干,碾碎,通过100 目筛子过筛,以去除粗颗粒。 (6)按一份黄土、三份沙的比例(或根据需要而用其他比例,甚至可全部用沙或全部用土)掺合均

5)烘干,碾碎,通过100 目筛子过筛,以去除粗颗粒。 (6)按一份黄土、三份沙的比例(或根据需要而用其他比例,甚至可全部用沙或全部用土)掺合均匀,装入10×100mm的小试管或安瓿管中,每管装1g 左右, 塞上棉塞,进行灭菌,烘干。 (7)抽样进行无菌检查,每10 支沙土管抽一支,将沙土倒入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 48 小时,若仍有杂菌,则需全部重新灭菌,再作无菌试验,直至证明无菌,方可备用。 (8)选择培养成熟的(一般指孢子层生长丰满的,营养细胞用此法效果不好) 优良菌种,以无菌水洗下,制成孢子悬液。 (9)于每支沙土管中加入约0.5ml(一般以刚刚使沙土润湿为宜)孢子悬液, 以接种针拌匀。 (10)放入真空干燥器内,用真空泵抽干水分,抽干时间越短越好,务使在12小时内抽干。 (11)每10 支抽取一支,用接种环取出少数沙粒,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生长情况和有无杂菌生长,如出现杂菌或菌落数很少或根本不长,则说明制作的沙土管有问题,尚须进一步抽样检查。 (12)若经检查没有问题,用火焰熔封管口,放冰箱或室内干燥处保存。每半年检查一次活力和杂菌情况。 (13)需要使用菌种,复活培养时,取沙土少许移入液体培养基内,置温箱中培养。 此法多用于能产生孢子的微生物如霉菌、放线菌,因此在抗生素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效果亦好,可保存2 年左右,但应用于营养细胞效果不佳。 5.液氮冷冻保藏法 (1)准备安瓿管用于液氮保藏的安瓿管,要求能耐受温度突然变化而不致破裂,因此,需要采用硼硅酸盐玻璃制造的安瓿管,安瓿管的大小通常使用75×10mm 的,或能容1.2mm 液体的。 (2)加保护剂与灭菌保存细菌、酵母菌或霉菌孢子等容易分散的细胞时,则将空安瓿管塞上棉塞,1.05kg/cm2,121.3℃灭菌 15分钟:若作保存霉菌菌丝体用则需在安瓿管内预先加入保护剂如10%的甘油蒸馏水溶液或10%二甲亚砜蒸馏水溶液,加入量以能浸没以后加入的菌落圆块为限,而后再用1.05kg/cm2>,121.3℃灭菌15 分钟。 (3)接入菌种将菌种用10%的甘油蒸馏水溶液制成菌悬液,装入已灭菌的安瓿管;霉菌菌丝体则可用灭菌打孔器,从平板内切取菌落圆块,放入含有保护剂的安瓿管内,然后用火焰熔封。浸入水中检查有无漏洞。 (4)冻结再将已封口的安瓿管以每分钟下降1℃的慢速冻结至-30℃。若细胞急剧冷冻,则在细胞内会形成冰的结晶,因而降低存活率。 (5)保藏经冻结至-30℃的安瓿管立即放入液氮冷冻保藏器的小圆筒内,然后再将小圆筒放入液氮保藏器内。液氮保藏器内的气相为-150℃,液态氮内为-196℃。 (6)恢复培养保藏的菌种需要用时,将安瓿管取出,立即放入38—40℃的水浴中进行急剧解冻,直到全部融化为止。再打开安瓿管,将内容物移入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 此法除适宜于一般微生物的保藏外,对一些用冷冻干燥法都难以保存的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氢细菌、难以形成孢子的霉菌、噬菌体及动物细胞均可长期保藏,而且性状不变异。缺点是需要特殊设备。 6.冷冻干燥保藏法 (1)准备安瓿管用于冷冻干燥菌种保藏的安瓿管宜采用中性玻璃制造,形状可用长颈球形底的,亦称泪滴型安瓿管,大小要求外径6—7.5mm,长105mm,球部直径9—11mm,壁厚0.6—1.2mm。也可用没有球部的管状安瓿管。塞好棉塞,1.05kg/cm2>,121.3℃灭菌 30 分钟,备用。 (2)准备菌种,用冷冻干燥法保藏的菌种,其保藏期可达数年至十数年,为了在许多年后不出差错,故所用菌种要特别注意其纯度,即不能有杂菌污染,然后在最适培养基中用最适温度培养,使培养出良好的培养物。细菌和酵母的菌龄要求超过对数生长期,若用对数生长期的菌种进行保藏,其存活率反而降低。一般,细菌要求24—48小时的培养物;酵母需培养3 天;形成孢子的微生物则宜保存孢子;放线菌与丝状真菌则培养7—10 天。 (3)制备菌悬液与分装以细菌斜面为例,用脱脂牛乳2ml 左右加入斜面试管中, 制成浓菌液,每支安瓿管分装 0.2ml。 (4)冷冻冷冻干燥器有成套的装置出售,价值昂贵,此处介绍的是简易方法与装置,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将分装好的安瓿管放低温冰箱中冷冻,无低温冰箱可用冷冻剂如干冰(固体CO2)酒或干冰丙酮液,温度可达-70℃。将安瓿管插入冷冻剂,只需冷冻 4~5 分钟,即可使悬液结冰。 (5)真空干燥为在真空干燥时使样品保持冻结状态,需准备冷冻槽,槽内放碎冰块与食盐,混合均匀,可冷至-15℃。装置仪器,安瓿管放入冷冻槽中的干燥瓶内。 抽气一般若在30分钟内能达到93.3Pa(0.7mmHg)真空度时,则干燥物不致熔化,以后再继续抽气,几小时内,肉眼可观察到被干燥物已趋干燥,一般抽到真空度26.7Pa(0.2mmHg),保持压力6~8 小时即可。 (6)封口抽真空干燥后,取出安瓿管,接在封口用的玻璃管上,可用L 形五通管继续抽气,约10 分钟即可达到26.7Pa(0.2mmHg)。于真空状态下,以煤气喷灯的细火焰在安瓿管颈中央进行封口。封口以后,保存于冰箱或室温暗处。 此法为菌种保藏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一般生活力强的微生物及其孢子以及无芽胞菌都适用,即使对一些很难保存的致病菌,如脑膜炎球菌与淋病球菌等亦能保存。适用于菌种长期保存,一般可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但设备和操作都比较复杂。

文章来源:《低温物理学报》 网址: http://www.dwwlxbzz.cn/zonghexinwen/2022/1212/613.html



上一篇:低温物理论文谢辞(老师能否说一件被学生感动
下一篇:低温物理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器(bmpcc6k哪款好)

低温物理学报投稿 | 低温物理学报编辑部| 低温物理学报版面费 | 低温物理学报论文发表 | 低温物理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低温物理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